close
20201024
#守夜人 #使者 #高雄暈床場 @高雄Live warehouse
#能在今年結束前寫完真是太好了
緣分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啊。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不是四年前,在安溥的專場被旭章的琴聲和其偉的鼓聲深深吸引,那我是不是根本不會注意到守夜人這個團。
因為我幾乎沒有過「失眠」的困擾,要說睡不著也只能是早晨睜眼後難以睡回去的那種「睡不著」,所以演算法不會帶我打開晚安使用手冊,我無法在已入睡的時間點解鎖私訊的任務,這幾年也幾乎沒有難以消化的「悲傷」好讓我參與這次專場前的收集悲傷便利貼的小活動……
偏偏我們還是相遇了。
我其實覺得靠音樂相遇是很浪漫的事情。
無論是在《煉雲》感受到熟悉琴聲,或是某次仔細翻閱歌詞本發現潘裕文的〈親密/成為〉都有旭章的參與,更甚至是不久前,陪妹妹去田馥甄的演唱會超荒謬的為〈田〉的作詞作曲尖叫──
雖然我不太喜歡留言,我們也許生疏:
雖然上次面對面已是《永夜島》,後來總一再錯過;
但不管是《晚安使用手冊》或《使者》我都在發行時就買了聽了。
我用我自己的方法在喜歡守夜人。
或許沒有需要被治癒的傷卻喜歡他們試著理解的溫柔。
前言總是不小心就說多了。
可是,我真的很高興,這次他們終於把高雄列入考慮了。
記得三年前我曾經說過只要他們來高雄排除萬難我也會去:哈哈,其實這次,我本來真的有事,但他們終於來高雄了我覺得我非去不可!
而我也很慶幸我去了。
因為那個夜晚美好的讓我想好好記著。
開場前,已入場的觀眾們席地而坐成一片。
我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什麼邪教聚會。
其實說真的,多多少少有些不太舒服。我不知道當事人的感受如何,可在我眼裡、哪怕是主角已經登臺,還是有部分人不願起身,有種不太尊重表演者的感覺。
甚至也讓站著的我有點擔心擋到後排的心理壓力。
可我還是喜歡站著看演出。
當樂器發聲,果然還是只有站著才不會被音壓給壓扁啊。
以音樂旋律作為開端,有種打開專輯在聽intro的感覺。輕飄飄的,像是墜入腦袋深處的意識層。試圖辨識,人聲的呢喃在唸著什麼,像永夜的秘密裡的字句又好像不是……想要專注,卻有些恍惚,而樂器的聲音終究淹沒了那些……
我們似乎也隨著〈昏迷指數〉陷入昏迷了。
我一直覺得這首歌很有意思。
第一次聽的時候,我還上網重新確認了一下所謂「昏迷指數」。
其實歌詞裡的昏迷指數3,應該已是最嚴重的昏迷等級,而昏迷指數2這種說法實際上並不存在──你以為的盡頭,或許只是分級標準當下的判斷;腦死,也未必腦內活動就此終止,就繼續、浪費、逞強假裝矛盾也不用誰安慰──
你以為你昏迷了,以為自己再不會醒來了。
包圍你的音樂卻領著你睜開眼:啊,原來只是沒睡好。
〈傷心的人睡不好〉像是支解了那些傷心,當我們在夢裡遊蕩,彷彿靈魂得以穿出身體,以局外人的角度旁觀深陷回憶的自己:他留不住正在經歷的生活、他眼底只有逝去的擁有,他迷路他睡不好卻偏偏唯有夜裡能放縱自己不需要好。
「大家晚安,我們是Night Keepers守夜人。」
「準備好夢遊了嗎?」
〈偷走時間的史蒂芬〉,聽起來,史蒂芬好像是什麼大壞蛋。
可是,在那些夜不成眠的日子裡,
或許真的會寧可那些時間讓人拿去做更好的應用。
畢竟,就算分毫不給,
我們又有多少人不是一邊渴望更多時間卻又一邊在浪費。
說到今晚的演出,旭章說,他覺得好像是提早跟大家一起跨年的感覺,因為很久沒有辦法這樣子面對面的一起「群聚」。
「今年應該對很多人來說是很詭異的一年……」
「很想要趕快過去的一年。」
「希望可以藉由等一下的倒數,把這些業障都消掉。」
「我希望可以邀請大家和我們一起,從十數到一。」
稚翎說:「很多人一起喊出一個數字、發出一個聲音,或者是想著同一件事情的時候,這個動作,可能就會產生一些很神奇或是真的會有能量的感覺。」
「如果不敢喊沒關係,就在心裡唸也OK!」
「準備好我們就開始囉?」
「10、9、8、7、6、5、4、3、2、1 ──」
〈倒數開始〉,我很喜歡「2 1」接著「而已」,因為真的好像、雖然做什麼事情都有倒數的時間限制,可是說到底也不過就是這樣「而已」?
世界再大你沒有地方去,而已;
沒有想法就繼續被推行,而已。
有時候,我覺得人類真的是很有趣的生物。
受到傷害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想得到自己有一天會痊癒,可是將時間拉得長一點,或許就像跟著喊出「倒數開始」時被牽起的嘴角:你是無意識的,可是被推著往前,有些難過一旦你能轉開視線他就會好。
〈間諜的名字〉,我只能承認我當下有點小分心。
前面提過,我前一次聽守夜人專場,已是他們的第一張專輯,所以極其無理的只要聽到《永夜島》的曲目我腦中似乎都會出現另一個聲音──後面旭章在talking有用一個比喻,說他們像是APP更新成了2.0版本,其實我好像不是太喜歡這個說法,因為兩任女主唱真的是各有特色,更新這詞彙好像有後勝於前的比較之感。
可我其實既喜歡當時葉子獨特的音色,
也喜歡此刻稚翎似乎更貼近觀眾更能帶動氣氛的模樣。
不想比較,也不想抹去什麼。只想悄悄地、寫在這裡:我覺得這晚,在某些演唱中對上眼的瞬間,我是真的有被稚翎圈粉的感覺啊。
就像散場後,簽名的時間,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會省略整個思考脈絡,只跟她講結論說下半場唱比較好聽起來超級口不擇言搞得我回到家都在懊惱──但是,她像是一點都不在意,我要走之前還探頭向我揮揮手說下次見,真的、太溫暖太可愛了,我相信我們一定很快會再見的QQ
然後,旭章分享了他的失眠故事。
他說他從幼稚園就是個失眠的人,做過很多檢查,包括美國Berkeley的睡眠檢測,看過中醫、看過西醫,但是後來就是算了都沒有用。
他發現自己可能就是作息和別人不一樣的人。
於是,他決定他可以寫一首歌,叫作〈活在自己的世界〉。
因為活在自己的世界,一直以來感覺就像是罵人的話,像是說這個男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都搞不清楚狀況──可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有什麼不好?
他就沒有想在白天與其他人交集啊,晚上才是他最放鬆的時間,可以用自己想要的速度和頻率去找對的人。
他想把〈活在自己的世界〉寫成一首正能量的歌。
其實聽著聽著就默默笑了。
雖然我說,我幾乎從不失眠,但我其實可以理解,每天總會有一段時間只屬於你──對我來說,那是所有朋友都還沒醒的清晨,以及每天九點十點就會上床放鬆準備就寢的夜晚──沒有人會打擾,也沒有人可以打擾。
我認為可以這樣活在自己的世界是很幸福的事。
儘管有些親友不懂,甚至彷彿他們那樣才叫作「正常」,會毫不遮掩他們的困惑與質疑,並在提及我的「早睡早起」就要貼上「老了」的標籤──這也是我幼稚園開始的作息,凌晨三點睡我也能八點清醒,所以我早早爬上床、上床以後就不再回任何訊息,我覺得我只是找到最讓我舒適的狀態而已。
我在我自己的時區做我喜歡的事情。
別人不是我。他們不會理解,睡不滿八小時對我來說有多折磨。而且說真的,我也已經受夠了,他們聽見我會早上六點多起來寫作所露出的狐疑表情……
旭章說,後來他寫了〈無感〉,就是要給那些「不」活在自己的世界的人:他們每天要發文討好別人,每天都要裝扮的很好的樣子上傳一切的一切──不知道為什麼,他這麼說的時候我腦中真的是閃過一張又一張的臉。
但是,寫到這裡,我又有點擔心,我現在是不是太活在自己的世界,是不是有點對別人的感受太無感了(慌張)
其實每次寫心得我都會陷入莫名的糾結。
要不要給表演者看、要不要把不喜歡的點寫出來,會不會我的誠實最後被對方誤會成我根本不喜歡這場表演……這樣的問題,我還沒有答案,未來我可能也還會再繼續掙扎。可是至少,現在我真的不願意說謊不願意違背自己……
說到底,如果不喜歡我又何必費心撰寫?
我可是時間很珍貴九點就要上床睡覺的人啊(誤)
上半場的最後一首歌,記得他們說了很多話。
稚翎說,初次唱這首歌時她彷彿看見了自己的人生片段的畫面。
而旭章想到一個朋友,當天也在場的朋友,想起當時那個朋友注意到了,身旁的他們都沒意識到自己在高壓中還滿腦子想要演出。於是他們辦了場表演,不是為了售票、不是為了治癒聽眾,而是為了要治癒自己。
這首〈Calendar Girl〉是要送給那個朋友的歌。
因為他好像能在這首歌找到他們為什麼會成為朋友的連結。
「那個時候,我大概明白了,其實要先治癒好自己才能治癒別人。」
而我沒想到這是一首這樣的歌。
它的曲聽起來很簡單,可是細聽歌詞才會發現,她承載了怎麼樣的故事。像隨時都接近死亡,卻有個聲音告訴她stay alive,而時間在過、她的悲觀依舊,她不想死去、她知道沒人能永遠存在,她數著一個又一個的日子……
從一月二月三月,到十二月。冬天又過去了。
她說,I'm alive.
很難形容這是怎麼樣的感覺。但是,當她提到死亡,當她的難過好像到了谷底,我忽然覺得,那好像也沒有什麼了。畢竟,負面情緒不會從此消失,人們可能一生都在和不同程度的壓力為伍──
重要的是,我們也就這樣活過一天又一天了。
寫到這裡,總覺得有點抱歉。
上面的內文是在11/1之前寫出來的,然後我就開始漫無目的的下班準備洗洗睡週末沒有一天在家的奔忙階段……嗯,如果上下半場敘事風格有轉變,那大概是我真的很想記錄但可能在靠筆記拼湊記憶了QQ
中場的同行使者The fur.
第一次聽他們的音樂,只覺得很舒服好聽,還來不及有太多的感受,等之後有空的時候會再找來聽聽;反倒讓我覺得有趣的是,演出結束我與會聽獨立樂團的朋友提起The fur.,她告訴我她很喜歡這個團,她們隔週在哪有演出──此外,還收穫了一個關於他們的溫馨小故事。
而我除了一直在想女主唱真的好瘦以外,莫名最印象深刻的是,她介紹完The fur.以後說「我們不重要」,要大家一定要支持守夜人的新專輯《使者》。
那麼把自己擺在後面的嘉賓怎麼好像讓人覺得有點可愛。
「嗨,大家好。」
「你們可以先滑手機沒關係。」
下半場,第二位同行使者,四分衛的阿山來了。
他先是出來跟我們分享他們先前就有下高雄拍影片的事情,然後旭章加入,他們有聊到電子書的事情,阿山說他看不習慣被旭章說這就是世代的落差,再提到下一首歌要先保持神秘:
「等到阿山一開口,你們應該就有辦法跟著一起合唱。」旭章講一講,又好像陷入遲疑,音樂已經下了,「……可以吧?我不知道欸,以大家的年紀?」
然後那是四分衛的〈雨和眼淚〉。
我總覺得這是我今晚收穫最意料之外的驚喜。
「你寫這首歌是多少年前啊?」旭章。
「這首歌啊?2001年欸。我剛開始寫的時候是1998年。」
沒有特別關注四分衛的我,大概沒想過有朝一日可以聽到〈雨和眼淚〉的LIVE。真的是,超喜歡,尤其是聽到「誰能夠召喚這場雨」就莫名好激動啊。
那一句句的「拼命落下」也給人一種難以挽回的遺憾。
而這大概就是所謂有經驗的歌手?
當阿山一開口,我感覺上半場讓我有些不適應的音場也跟著被打破了。
更別提那將整個安眠結界破壞殆盡的〈吸血鬼〉。
整場輕飄飄的恍惚忽然間被驚動,那些我始終無法理解怎能在表演過程中堅定坐在地上的觀眾也終於願意起身,在阿山臺上臺下移動的失控中,一起跳、一起搖晃,也一起忍不住跟著感覺到了愉快──這是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我很荒唐的滿腦子一直想,My name is DongYoName到底是誰是自我介紹嗎(?
(我回家查才發現原來是My Lip on your neck,也差太多!)
然後阿山爆料起,旭章的Last minute原則,像他們當天的高鐵是11:30,他偏偏要等到11:29才出現,還說這樣心裡會有一種成就感。
「我全家都這樣子。」
「對啊,嗯、我應該勸勸我的家人們……」
阿山:「你勸勸你自己吧!!」
而後是電影作品連發〈I love you〉和〈峇厘島〉。
〈I love you〉前的敘事讓人很想回頭找那部電影來看;
〈峇厘島〉則是很有趣的其實從阿山出來我滿腦子都是「宋正遠」。
畢竟,《誰先愛上他的》是我在當時極少數二刷的電影。
但我想我大概怎樣都不會習慣,聽臺上的表演者反問我們,「你們知道什麼是BL劇嗎?」因為我的答案大概不會只是男生喜歡男生的這麼簡單。
可我還是覺得很有趣,當他提到,他在BL劇演了一個反對兒子跟男生在一起的爸爸,卻收到觀眾私訊:「你明明就跟邱澤,你還罵別人幹嘛!?」
……大家真的好入戲喔(笑)
而我還是蠻喜歡這個「守夜山」版本的〈峇厘島〉。
就像〈I love you〉可能沒有聽過原曲現在想起腦中也還有旋律。
然後阿山下場,稚翎回到舞臺上,帶來了〈空〉。
而我其實很喜歡這首歌帶來的空靈感。它讓從來不看鬼片的我,好像突然間被丟入一處荒涼的空屋,沒有燈、沒有人在,只有我一人獨身摸索,面對只有月色映照的昏暗、彷彿隨時都有鬼怪要現身的恐懼,試圖從中找到能夠逃脫的出口……
稚翎說,不知道大家剛剛有沒有突然變得很壅擠的感覺?
這首歌的氛圍還真的是不能輕易回答沒有呢XD
接著迎來的是本日最大的驚喜,之二。
還真是怎樣都沒有想到翻唱會唱寫給田馥甄的〈田〉啊。
如果說,之前聽到馥甄的版本,是感受自己正站在玉米田裡俯瞰的遼闊,不知為何,守夜人版本給我的感覺更像是腳踏實地的踩著泥濘,穿梭玉米田尋找外星人,卻又像是夢境般的轉換,感覺自己某種程度上也成了外星人……
再之後,是我期待著的〈我睡不著〉。
當旭章提到,有些人不喜歡聽到人家說加油、要快樂,其實我有種被說中心事的感覺;真的,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的環境總是告訴你要正面樂觀?
那些失眠的網友相互的留言,他說他看到了他們說,我覺得你這樣也很好,你可以去睡覺,你心中的秘密只有我懂,你珍惜的人會為了你留下來……
不知道是不是說了太多感性的話,還是療癒別人之前先療癒了自己而感到放鬆,印象超級深刻,報了歌名以後的前奏很長、長到我已經在想這首歌原本是長這樣嗎,就聽到旭章說:「不好意思,我睡著了,再給我一次機會!」
而我真的很喜歡這首歌。
我認為〈我睡不著〉是一首很能夠給人力量的溫暖的歌。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想要有人陪伴,只是希望在最意志消沉的時候能夠有個人聆聽自己的聲音,不要打斷、不要指責,不要教我怎麼做比較好,甚至不要要求我一定得要好起來……也許不是刻意,但更多時候,身旁的朋友不一定能夠設身處地,他們不見得能夠明白那些正面積極的話語會如何變成壓力……
可是這首歌可以擁抱你,跟你說沒關係。
我總是在「我懂你渴望有人注意」時覺得莫名想哭,在「我們都把自己逼得太緊」感到同理,並在「你的故事還有我想聽」時覺得被好好的抱住了。
其實只需要這樣就好了。
如果會好,該好的時候他自己就會好了。
「我睡不著也不留下你──」不管我會不會好,最後我都想自己留下來。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和我一樣,可是我真的很重視與自己單獨相處的時光。
也許歌詞內的本意不是如此,但對我來說,除了擁有陪伴,一天能夠留下一點點時間,哪怕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去想,只是安安靜靜的停下來放空;唯有獨處,唯有與內心和平共處,那些難過與疲憊才有能自我修復的空間。
至少我是這樣的。
下一首歌,來自〈我睡不著〉下面一大堆留言造成的歌:〈謝謝演算法〉。
這邊我其實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其偉提到,雖然演算法也很好,就像應該有很多人是因此被演算法帶到守夜人面前,但是比起演算法的推薦,更真實的應該是像大家來到這裡,「實體的演算法」比較有溫度。
他提到朋友最近想丟掉一堆專輯,他就乾脆跟他買、搬了三百多片回家,然後一片一片拿來聽──這種感覺,比演算法推薦還來得真實有趣。雖然旭章說,不買專輯也沒關係,但是專輯能給你的是更完整的體驗。
這好像也是我一直覺得很有趣的事情。
對於有些人好像理所當然只聽過某些人的特定歌曲,彷彿把專輯其他歌曲都當作不存在,哪怕對象是自己喜歡的歌手也沒有從頭聽一張專輯的習慣──我是不太懂。也許真的已經很稀罕了,但我真心享受從頭感受整張專輯曲序的樂趣。
就像我第一次打開《使者》專輯,忍不住想笑。
又想逃離演算法又要謝謝演算法你們到底是有多矛盾啊?
各種感謝名單之後是下一件一起做的奇怪的事情(笑)
全場一起偽瑜珈的伸展,混合著歌單進入倒數幾首的捨不得。他們說,怎麼會現在才來高雄,想起旭章說怕沒人,稚翎指著臺下說他們都是人啊。
雖然時常在守夜人的限時看到各種觀眾發的限時動態,各種活動裡的遇見,但我向來對拼盤沒有好感,我還是喜歡專場,那種特地為了見誰而出門,滿滿的、跨越演算法的碰面──我們會再見的,願你們每次巡迴都能再將高雄列入考慮。
全身放鬆以後是拆掉各種各樣附加的〈undo〉,
以及,直接接續表演的最後一首歌〈限時悲傷〉。
其實我至今還是一直很喜歡《永夜島》那張專輯,偶爾想到就會拿出來聽。因為就像這首〈undo〉,我喜歡這張專輯給我感覺的輕巧與細緻,好像沒有那麼現實、好像所有情緒都可以留在現實而我們靈魂抽離。
這可能也像兩任女主唱對我而言最大的差異。
部分與音質相關,部分更多的可能是與性格有關係吧?
因為來到《使者》,我覺得這裡放置了更多能夠設身處地的溫柔。我們好像忽然有了同樣的煩惱與悲傷,而你真的懂,懂我不理解的現狀、懂得有時候真的就只是想沉溺其中,我們一邊逃離現實一邊又被現實給困住。
然後我發現我好像都沒有寫到男主唱的事情XD
我想說,演出之前,我記得守夜人在限時動態問了有沒有想聽哪首歌。那時候,我沒有回答,因為我的腦中頓時閃過好多答案。
其實第一個閃過的歌名是〈歸屬感〉。
不知為何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好像都能想像得到旭章就在我面前自彈自唱的樣子──說真的,我反而很喜歡,那種很簡單的編曲,就只要男女主唱一唱一和,和很乾淨俐落的琴聲就好了。
要我說的話,我覺得這反而是這場表演我有一點點小失望的地方。
現場的鼓聲在我耳中幾乎是徹徹底底的淹沒了其他樂器。
(我就不多說很嗨的時候攝影師一直在我耳邊按快門的啪嚓啪嚓聲響了)
我始終記得我第一次注意到旭章,是因為安溥那場Skin的表演,keyboard的聲音傳到我耳中有多美,可是在這次的表演中我幾乎沒有那樣的體驗;
就像其偉的鼓聲好像在這一次的現場調音中感覺上很侵略。
包括演唱者的聲音有時候也會默默被壓過。
希望下次能更享受到其他的聲音。
(還是我下次要站遠一點看看會不會比較好XD)
最後,是安可。
我想說,這是我所見過,最溫柔的安可。
身為在演唱會裡實在尖叫不出來的那一種人,看過的表演中,每次到安可環節我其實都覺得很為難,因為我真的難以適應在人群裡大聲喊叫。
而守夜人用傳訊息的影片請我們打開手機的燈。
用最低調的方式,讓手機燈代替我們發出訊號呼喚他們回來。
被手機燈海所環繞的〈Night Light〉,伴隨著稚翎唸出挑選的悲傷小紙條,「一個人的價值只有在死後才會被彰顯出來,夜深人靜才是認識自己最完美的時刻」……
我覺得這首歌也是黑夜裡小小的光亮。
也許耀眼不過太陽,卻在最安靜也最容易感到寂寞的夜晚中,彷彿走過一個轉角就可以遇見與自己共鳴的溫暖;
踏實、簡單,有時候好像未必需要大鳴大放的絢爛。
總有些時候你不是需要誰回應只是想確認自己不是一個人。
對我來說,守夜人就像是匿於黑夜的使者,他們溫柔地守護著從心裡發散的那道微光,讓我們就算站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迷惘、就算我們看不清彼此的臉龐,也還是可以透過不遠處的微光和自己心底的光亮對答:嘿,我在這裡。
最後的最後,是我也好期待能聽見的歌單,〈愛麗絲晚安〉。
我不太記得前奏時稚翎唸了什麼紙條了。
因為我好像在這首歌前奏開始時就被拉進另一個宇宙。
如果我說,上半場的音場讓我有點不適,下半場突然找回了聲音該有的平衡;那麼此刻,來到這一首歌,我其實覺得自己好像稍稍能夠找回,初次被守夜人吸引的感動。很純粹的琴聲與歌聲,甚至這首歌到後段加入的鼓聲好像也沒有那麼強勢了……
這首歌是最棒的療癒。
我總在內心很脆弱的時候會點開來聽。
就像那天,我記得我在高雄暈床場後的限時動態寫下:「這個禮拜我沒有一天睡得好。可是今晚的〈我睡不著〉和〈愛麗絲晚安〉都太美好,美好到我願意相信待會閉眼後或許真能一覺到天亮。」
也許不一定悲傷,也許不一定是思緒纏繞而睡不著。
但是週期性的被工作追殺而感到壓力爆錶的時候、內心因煩躁而崩潰到難以修補的時候──對我來說,這首歌總能夠讓我平靜下來,就像是被守夜人、被守夜人的音樂給接住,就像是得到一份極其溫柔的擁抱。
謝謝你們的音樂總是陪在我身邊。
迷霧漆黑,物換星移,至少我們知道有些珍惜不會改變。
Good Night, my dear Night Keepers.
願我們很快再見,
也願所有想傳遞的訊息都能夠傳達。
哪,希望不只是你們陪伴我們,也會有我們陪伴著你們:)
全站熱搜